找到相关内容4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神灵观

    。 世界是"因果相续"的永恒的过程。世界没有"开始",佛教拒绝了"第一因"的理论迷途,也就避免了神创的理论起点。佛教是否定神的,那么佛呢? 佛本来也是人,而不是神。 佛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350530.html
  • 阿含学概论 大风 ──阿含颂

    畧說示法要 平實無虛語 唯演根本教 一句或半偈 持者得解脫 今者尚廣說 相名細分別 捨本逐枝末 迷途不知歸 術語滿卷帙 文繁句復澀 幽微玄奧論 深細難可測 釋論百千萬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5455293.html
  • 日本诗僧天祥在大理

    大理后,有感于朱永炆“以帝为僧”之事,在龙尾关风雨阁写了这样一首七律:  僧是龙种龙是僧,  几度梅花几度非。  景阳钟催断云雨,  秦淮泪洒湿玉阶。  王孙迷途觅前径,  尘缘断根识梵音。  纵然...

    杨玉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5758105.html
  • 日本诗僧天祥谪居大理的诗作

    于朱永炆“以帝为僧”之事,在龙尾关风雨阁写了这样一首七律:  僧是龙种龙是僧,几度梅花几度非。  景阳钟催断云雨,秦淮泪洒湿玉阶。  王孙迷途觅前径,尘缘断根识梵音。  纵然灵山路遥远,削发落得一身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1958193.html
  • 李芸利:佛教与和谐山西

    弱者当怜悯。看到盲人搀一手,看到病者扶一把,人在急难帮一下,人在迷途送一程……。方便他人,举手之劳,成人之美,何乐不为?四海之内皆兄弟,人生何愁无知己?这,正是利行摄的可贵!  漫漫人生路,途中有坎坷...

    李芸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5259308.html
  • 从思想说诗词

    诗使人悲慨。读嵇康之诗常使人欲飘飞起来,阮籍之诗却让人凝思,读到陶渊明的‘悠然到南山’不觉翩翩然,读到他的‘忘路之远近’使人整个人生就是一个迷途。李白之诗使人神游千古,却又令人惆怅。还有李清照词里也有如此情...

    偶尔心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3061931.html
  • 佛教徒身分建构时的困惑

    任务,到凡间来通过某种神秘启示、仪式和感召来确定谁人已被划入“有机会得到拯救”的“类别”,而与其他“尚未觉悟的迷途者”有“本质”上的不同。   换言之,佛陀只是通过自身努力开启了一个独到而被视为“圆满...

    郑庭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367126.html
  • 被梵唄喚醒的種子

    不是梵唄方面的專家,但是梵唄本來就是出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份,透過每天朝暮固定的五堂功課,我們與梵唄朝夕與共,視梵唄如同呼吸、吃飯、睡覺般地自然。聽到梵唄聲,就好像是喚醒著我這個迷途的羔羊,要重返佛陀的...

    釋寬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3569081.html
  • 善待生命与佛教戒律‘不杀生’

    善待生命与佛教戒律‘不杀生’  — 演安—  释迦牟尼佛出家,创立佛教,讲经四十九年。将执着於迷途中大众解救出来,教导大众诸恶莫作,普结善缘,并指出立地成佛,回头是岸。教诲大众要以“自利利他”为本,利国利民,多做善事多结善果,净心修正觉。以便往生后与俱上善人居会一处,同往西方极乐世界。经六世轮回转世再回人生。由此可见佛佗的目的就是为了救世、救难、治心。佛佗救世为务,治心为本。也就是为了人。是为了...

    演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2870292.html
  •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纪念碑

    罪而还福。湿火宅之干焰,共拔迷途;朗爱水之昏波,同臻彼岸。是知恶因业坠,善以缘升,升坠之端,惟人所托。譬夫桂生高岭,零露方得泫其华;莲出渌波,飞尘不能污其叶。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,良由所附者高,则微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5570374.html